[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平湖灶画“墙外飘香”给外省农家乐添风景
 灶画是流行于江南民间的艺术,曾经红火一时。但近几年,灶画市场大量萎缩,灶画师傅纷纷转行,这项民间艺术连传承都成了问题。 
  但在平湖新仓镇新征村,一位名叫沈水弟的师傅却依然坚守着灶画这项民间艺术,他还把灶画带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外省农家乐。
  昨天上午,沈水弟又接到了几个朋友请他去农家乐画灶画的电话。“我已经连续四五年被请去了,我画的灶画成了当地农家乐一景呢。”沈水弟笑着说。
  当地人封他是“灶画神”
  昨天,沈水弟家里很热闹,因为他有点中风,所以亲戚们都来看望他。不过从沈水弟的脸色看,他应该恢复得很不错。
  沈水弟今年55岁,他告诉记者,在他十五六岁的时候,基本上已经不读书了,学一门手艺成了他最大的目标。当时,最主要有两门手艺,分别是泥工与木匠,受父亲的影响,他选择了泥工,也就是帮人家砌墙造房子。
  “我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虽然泥工很辛苦,但我既然选择了,就不会放弃。”沈水弟说,后来他才发现,造房子的两个工种中,泥工要在太阳下进行,而木匠却在室内,夏天可避烈日,冬天可躲寒风。
  不过,他没有因此心生退意。学了五六年泥工活儿之后,沈水弟已经在地方上有了些名气。这时,他看到砌灶头单独算钱,收入不错,就学起了砌灶头,同时学起了灶画艺术。沈水弟其实没有多少绘画技巧,全凭自己的钻研。沈水弟说,凌空画画对臂力的要求很高,时间一长,手臂酸麻,这是需要长时间磨炼才能迈过的一道坎。
  渐渐地,沈水弟凭着风格独特、形象逼真的灶画手艺,在当地小有名气。前几年在嘉兴的一项赛事上,他获得过银奖。如今,他有了一个外号叫“灶画神”,实为“灶画沈”的谐音。
  行业转冷却一直坚守至今
  与现在的行情相比,沈水弟说上世纪农村的灶画是很火的,因为有些打灶师傅灶头打得好,但灶画画得不好,于是便要请他一起合作。沈水弟擅长花鸟画,特别是那一只只仙鹤活灵活现。
  沈水弟说,煤气灶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以前农村家家户户要打灶头,方圆几个村子有10多名打灶师傅,却依然忙不过来。像他技术好的,还被相邻的上海金山区的人家请去,那更是天天在外面跑。
  “特别是到了冬至和春节的时候,就更加忙碌了。”沈水弟说,农村有冬至、春节打新灶的习俗,许多农家都会打上新灶,期盼新的一年里兴旺发达。所以,如果想请沈水弟打灶、画灶画的话,一定要提前几个月预约,否则到时肯定落空。
  但沈水弟告诉记者,随着煤气灶的盛行,以及农村拆迁力度的加大,灶头越来越少了,灶画也成了一项非遗项目。沈水弟说,现在一年难得打上几座灶头,画灶画的工具都快成古董了,现在靠这项手艺,已经不能维持他的生活了。
  沈水弟尚且如此,其他的同行生意更是冷清。除了沈水弟现在仍在坚守外,其他的打灶师傅基本上已经转行了。
  平湖灶画添彩外省农家乐
  原以为自己的灶画技艺会慢慢消逝,令沈水弟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这项手艺会走出小镇,为外省的多个农家乐项目添彩。
  2009年的时候,一名仰慕沈水弟灶画技艺的上海金山朋友突然找到沈水弟,说他在四川都江堰开发了一个农家乐项目,想打一座大的老虎灶,请沈水弟去做,并画上一些漂亮的灶画。于是,沈水弟当年就去了都江堰,花了两三个月时间打出一座具有江南气息的老虎灶。那些栩栩如生的动物灶画,吸引了每一位前来参观的游客。
  这次农家乐之行给沈水弟带来了不少机会,在游客当中,有多名就是经营农家乐项目的,他们觉得在农家乐中添上这样一座极富特色的灶头很好,便也邀请沈水弟去他们那儿打灶头、画灶画。“所以,这几年我只在春节时回来一趟,其他时间都在四川画灶画。”沈水弟说。
  去年,沈水弟的灶画出现在安徽的几个农家乐项目中,沈水弟一时间被称为平湖灶画“传播大使”。沈水弟说,他为能把平湖灶画传播出去感到很开心,也希望这项艺术能一直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