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清水乡清水村的平均海拔有1200多米,这几天,清水村“最美土家”居民点的39户农家乐即将结束“冬眠”,陆续开张。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村民忙着整修门窗、清洁地面、收拾桌凳,村支书谭平仲也忙着跑前跑后,帮大家张罗。
村民们说,39户农家乐能陆续开张,大家能过上好日子,多亏了谭平仲,大家都叫他“谭保姆”。
改变贫困
带领乡亲们迈出乡村旅游第一步
谭平仲是土生土长的清水人,2005年开始当村支书。“我们这里山高水短,10年前,家家户户只会种红苕、洋芋、玉米‘三大坨’,穷得叮当响!”说起过去,48岁的谭平仲直摇头。
当上村支书后,谭平仲一直在琢磨,清水村该怎么脱贫?
转折发生在2008年的龙缸景区开发。“我们村位于龙缸景区核心位置,风景秀丽,完全可以发展乡村旅游,搞农家乐。”谭平仲说。
2010年,龙缸景区启动修建,村里的乡村旅游居民点也开始筹备。第一步就是动员清水村七组、八组共158位高山居民集中搬迁到居民点,组成一个39户农家乐的接待区。这虽然是大家盼望已久的事情,但真要搬,村民又有很大的顾虑——离开土生土长的土地,未来会怎样,大家心里很忐忑。
怎么办?谭平仲想出了办法。第二年6月,他和乡里工作人员带着几个村民到武隆仙女山去考察学习。回来后,村民把见到的一切告诉了山里的其他村民,大家的观念开始有了变化。从去年起,村民们开始陆续搬迁下山。
经营难处多
“谭保姆”带领慢慢摸索
居民点位于龙缸景区附近,是两排美丽的联排土家样式的传统建筑。但农家乐开张之初,大家都没有经验,碰到很多新问题。
清水村地处喀斯特地貌山区,蓄不住水,居民生活用水一直是个问题。就在上个月,从八组搬到居民点来的一些村民向谭平仲反映,居民点刚建好,水管安装还没完全到位,他们十几户“新来的”还都吃不上水。
这可怎么办?一时之间也不可能立马安上所有的水管,谭平仲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左邻右舍互相帮助。他挨家挨户做工作,让家里水管安装好了的、有水的居民把水管接一段出来,暂时供给还没安装水管的邻居用,解决了燃眉之急。
还有的村民对经营农家乐一窍不通。村民陈令说:谭书记经常跑到家里来动员大家出去学手艺、学经营,去年下半年,经谭书记推荐,他到县城培训了半个月,学会了“干锅鸡”的烹饪手艺,有了特色菜,生意渐渐变得红火了!
去年3月,八组村民陈庭龙的女儿在江苏打工时因车祸去世,一大家人都陷入了极度悲伤中,搬迁的事也就搁浅了。
谭平仲得知后,每天去陈庭龙家里陪他们两口子说话,开导、鼓励他们继续好好生活,还到处跑腿,托人找来律师办理了相关赔偿手续。慢慢的,陈庭龙一家走出了阴影,去年5月搬进了居民点开起了农家乐,半年多时间就净赚了3万多元。
陈庭龙说,现在他们已经把谭平仲当成了亲人,每逢过年杀年猪,谭平仲到了才算是一家人到齐了。
村民赚钱了
“谭保姆”的农家乐却关门了
现在,清水村村民们称谭平仲为“谭保姆”。在“谭保姆”带动下,村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清水乡一位负责人介绍,3年前清水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现在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去年已达到了4200多元。居民点已经开张的20多家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去年夏天,平均每天要接待200多名游客。今年估计还有增长。
但是,谭平仲自己的农家乐却在几年前就关门了。谭平仲说,主要有两个考虑,首先,开办农家乐需要很多精力,自己作为村支书,要为大家服务,没有时间和精力。另外,开办农家乐有一些扶持鼓励政策,自己不能和村民抢利益。
现在,谭平仲的3个孩子都在外打工,妻子也已退休在家。他每月仅靠2000多元的收入维持生计。在他坚守大山的近10年时间里,也曾有机会外出打工,赚更多的钱,但他选择了留下。他说,今后还要引导更多人转变观念,走出大山学手艺,学文化,将“土家乡村游”做出特色,“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村民一天天富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