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民俗游的几种形式

1、消费观光类民俗游
        打造有特色的民俗项目,吸引游客来到当地消费观光。比如在今年国庆期间生意特别红火的北京密云,就是采用了这种形式。今年密云的民俗村陆续推出了特色文化、特色饮食、农事体验、观光采摘、历史古镇、新型农村社区等一批民俗旅游新业态。例如石城村被定位为发展鱼文化,司马台村凸显长城文化、史庄子村力图打造不老养生特色。一个村,一种民俗特色。这种民俗为游客带来很强的新鲜感,在国庆期间也为当地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2、参与性民俗游
        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将游客吸引到当地参与各种各样的民族、节日活动。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庆典,比如傣族的泼水节,就是参与度很高的民俗活动。洛带的水龙节和都江堰的放水节,都是很好的民俗主题。利用民族主题,打“民俗”牌,让游客来到当地,参与到各个环节的庆典和传统中来。这样的活动其实也比一般的观光,要带来更多的商机。比如民族服饰、节日的纪念品,比一般的旅游景点雷同的纪念品要有卖点得多。
3、考察型民俗游
        这种民俗游更为深度,以考察当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为目的。主要是出现在西藏或苗、羌等少数民族地区。相对于一般的民俗游,游客带着一定的调查和体验的目的进行旅游。现阶段,一些“驴友”经常组织的西藏骑行,云南游等,可以归到这类旅游中来。
        介绍完了以上这些民俗游的类型,相信您对民俗游的特色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一些地区有了创办民俗游的愿望,该如何结合当地的特点,进行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