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质朴农家菜成为吸引游客的又一法宝

阳春三月,桃乡阳山镇是桃花朵朵,放眼桃源,春花烂漫红遍山野,湖光山色中是阅不完的芬芳美景,青团麦饼里是品不尽的农家风情。

昨天,桃源村的首届厨艺大赛举行,经过层层选拔,村内的10家农家院和个人分进入了最后的角逐,分两组进行比拼,拿出了充满阳山地域特色的农家菜。除了专业的美食评委,活动方还专门在网上征集了美食达人,组成颇有人气的评委团,来找到色香味形最佳的那道菜。评委之一的“阿呀那个龙”就是通过网上推举成为评委的,他告诉记者,他喜欢阳山的美景和桃子,这次做评委最想找到具有阳山特色的农家菜肴。

除了评委,参赛者也都是“民间高手”,天府山庄的王阿姨告诉记者,她这次参赛的菜肴是土鸡煲和汤黄鳝两道,“这是来我们民宿的客人最喜欢的两道菜,”她告诉记者,最近几个周末,客人都是爆满的,而农家菜也成了吸引他们的重头戏,“上个礼拜有18位从常州过来的客人,吃了我煮的菜,都说好。”

桃源村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获胜的菜肴将成为桃源村乃至阳山农家乐的“看家菜”,在附近的农家乐进行推广,未来会打出桃源村的品牌。

取材新鲜是法宝

没有火锅的油腻、不像干锅那样上火,简单朴素的“农家菜”越来越受到游客们的追捧,吃乡村菜体验健康生活渐渐成为了时尚。或许它们没有高大上的名字、没有豪华奢侈的盛装容器,但是平易近人的价格、实在厚道的用料,同样让人垂涎欲滴。“荠菜豆腐羹”、“冬笋鲜肉煲”、“腌马兰”、“铁板蚕豆”……记者翻看了昨天参加农家菜大赛的菜单和菜谱,发现不少食材都是取自参赛者自家的田间地头。除了发挥农家菜点的基本特征,即利用本土种植和养殖的烹饪原料、以当地传统烹饪方法加工制作、具有浓郁地域风味和特色的菜点,更坚持绿色、安全、实惠原则,大力突出地方特色和历史民俗文化,突出农家菜的鲜、土、野。

“土鸡煲里的鸡就是我们家桃林里养的鸡,都是吃水蜜桃长大的。”王阿姨告诉记者虽然平时在农庄里做过很多次,但昨天她一大早就忙活上了几个小时的文火慢炖,足以让鸡肉鲜美入味。而在自家里做这道菜更“土”,是在土火灶上烹饪的;一边张阿姨的腌马兰已经散发出浓浓的麻油香味,她告诉记者,这些马兰都是自己家田里挖到的,绝对新鲜,“春吃马兰消肿清热,”油腻的菜吃多了,来点甜蜜的春天野菜也很是享受。

农家菜成为卖点

桃源村位于无锡阳山省级旅游度假村核心地带,从规划建设初期村里就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提高品位、拓展功能”的发展方针,桃源村突出民生优先和生态优化,通过规划建设,将村庄隐于景区、把景区化于村落,实现景点与村落自然贯穿、有机融合。朝阳参禅、书院怀古等文化风韵与长腰翠鹭、阳湖晚霞等自然风貌交相辉映,竹海漫步、花岛观景等田园风光与缤纷民俗、佳绝桃品等休闲风情相得益彰,以其迷人的生态山水、人文遗存,成为周边游客休闲度假旅游的首选之地,而农家乐也是蓬勃发展,十几家农家乐和民宿本周末的床位已经被预订一空,即将迎来客流高峰。

“由于农家菜本小利微,制作传承容易出现断层。通过烹饪比赛让景区农家乐之间形成互相学习和竞争的良好势头,多一些这样的机会,让大家发挥所长,互相取经,便于交流、传承和弘扬民间饮食文化。”桃源村的负责人说,打造绿色安全与营养美味的健康饮食理念,展现农家乐特色菜的无穷魅力和农家乐服务社会、蓬勃发展的结果,更能打响阳山桃源村的品牌,让农家菜成为乡村休闲旅游的亮丽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