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
[分类:蓟县民宿新闻/蓟县乡村新闻][文章来源:蓟县农家院网][文章作者:蓟县农家院网][打印时间:2025-7-25 9:56:07][字号:18px/14px/12px][颜色:■■■■■■][中文繁体] |
撒拉族发祥地农家院“遍地开花” |
“如今,我们这家家户户都办起了"撒拉人家"农家院,已经成为"国家级文明村"”29日上午,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副镇长马培英说起镇上的农家院,很自豪。 三兰巴亥村是中国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撒拉族的发祥地,位于中国黄河上游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如今,这里依托青海第二大清真寺—撒拉族祖寺街子清真大寺和撒拉族800多年前东迁至街子镇的故址—骆驼泉,发展起了旅游业,生意红火。 “三兰巴亥村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已经达1500万元(人民币,下同),农民人均纯收入近8000元,远远高于青海省农民人均收入,成为全省的小康示范村。”马培英说起来就很兴奋。 村民马占全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三兰巴亥村一部分村民组织了八、九个建筑工程队,在青海的海西、玉树、果洛搞建筑业,另一部分人靠骡马走南闯北贩卖货物。” “在外面闯荡了近30年后,大伙都富裕了,再加上村里有房、有地,村民个个心细能干,政府也帮着出点子,这几年黄河旅游火,全村都搞起了农家院,现在村上有大大小小农家院近40家,有的农家院还被省旅游局认定为四星级农家院。”马占全说。 “2007年,我和亲戚朋友筹资1400万元,开始建设这家农家院,2013年7月正式营业,旺季时一个月流水有就十三、四万。”29岁的“三门农家院”经理马永德说。 马永德介绍,循化凭借街子清真大寺、骆驼泉、十世班禅大师故居、孟达天池等旅游景点,再加上每年举办的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来到了循化,“农家院现在是"遍地开花",生意还好得不行。” 以前在家里带孩子的韩晓花现在是农家院的厨师,“我们撒拉族的妇女也是"半边天",我现在一个月挣两三千块,家庭地位直线上升!”韩晓花很风趣。 马培英介绍说,三兰巴亥村是循化道路硬化最早、通电话最早、私家车最多、民营企业最多、培养的撒拉族大学生最多的乡村,这里雕梁画栋的庭院错落分布,房前大马路,屋后绿化带,家家带花园,户户有露台,“日子比城里人还要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