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宣恩黄金梨,很多人都知道在椒园镇黄坪村,我家就在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八组,小地名叫大坪,到处种的是梨子树。
2004年,在党委、政府的号召下,我家栽了1亩多的黄金梨树苗。当时,村里大多数人栽了梨树苗,村里田土好,小树苗长得快,一两年就长得青枝绿叶的。眼看着梨树要挂果,村民要得“大钱”了,我后悔当时栽得有点少。
有了这次经验教训,我觉得要想大发展,就得放开手脚干。2006年,省农业厅帮扶我们村,工作组开会动员村民,“这里风景蛮好,山里空气好、出产多,再加上这成山成岭的梨园,交通方便,有条件的可以办农家乐,省厅支持。”
听到这个点子,我琢磨:老婆勤劳能干、女儿的饭菜做得好吃,从我屋到209国道三公里、开车几分钟就到了。当时,我一回家就召开了家庭会,家人都赞成。我们一家人合计:木房子装板壁、刷土漆,院坝倒水泥地坪、做花台、搭葡萄架,园子里种菜不施化肥、不喷农药,喂土鸡子、本地黑猪,不喂饲料,喂包谷、苕,农家乐以“农”字打头。
说实话,以前的椒园好是好,就是用水不方便,这也是政府组织我们发展梨园的原因之一,种果木比种田种粮用水少。为解决村民用水问题,政府安排资金从山里引来山泉水,还给家家户户做了蓄水池,开办农家乐的拨付专项资金补助。于是,我们买来几十头黑猪仔,养了几窝小鸡,把过年才用的石磨从楼上搬到楼下,放在水池边以便做水豆腐,屋团屋转搞得宽敞明亮。
刚开始客人不多,近年来,椒园黄金梨成了气候,宣恩椒园生态产业园建成,恩黔恩来高速公路开建、通车,大事喜事一桩接一桩,我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月平均收入达1.5万元。
逢双休日、节假日,梨树花开、摘果的时节来客人更多。客人到山里来休闲娱乐,到园里摘梨子、摘菜、上山捡菌子……我家的黄金梨这些年来都没在街上卖过,尽是客人带走了;一年喂二十多头黑猪,没上市就被买走了,每公斤比市场价高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