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示范点,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发展乡村旅游超过十年,目前全村113户中有90户在经营农家乐,这90户中,超过三分之二为中档农家乐,此外还有5栋高档别墅,配备的是即便星级酒店也少见的生活设施,游客可以缴纳物业费的形式享受诸如护理等升级服务。不过,整洁的村貌,良好的民风,新颖的外立面设计,不断升级中的乡村旅游服务与设施,这些其它乡村旅游点津津乐道的内容,已不是中郝峪最引以为傲的方面。
在中郝峪村委办公室,“生态文明家园示范社区”、“全区旅游特色村”、“十佳旅游特色村”等数十枚奖牌、证书挂满整整一面墙。回想起最初拿出一万块钱鼓励村中五户发展乡村旅游,期间经历的波折令当地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胜建感慨万分:“经过几年的成长,大约在2007年的时候,中郝峪乡村旅游进入恶性竞争阶段,名声大了,来的客人多了,经营户们都开始想着如何为自家招揽更多生意,有时甚至为一两块钱的事情恶语相向,这样一来,各家的生意都不好做,经营户数量一度出现大幅下降。”
“做乡村旅游不怕设施差,最怕素质低。”总结了这个经验教训,中郝峪开始考虑如何让大家一起发展的问题,2012年正式将所有能用于发展乡村旅游的土地流转,注入资金,成立公司,并形成了现在在全省各地广泛借鉴的“公司+农户”的规范化经营模式。这一模式的好处之一在于,避免了客人和村民间直接经济关系的发生,也就避免了冲突的产生。
得益于这种经营模式,来中郝峪的游客中,回头客比例很高,赵胜建感觉到,乡村旅游改变了人们对农村的看法,并在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间构筑一种前所未有的交往、相处方式。据介绍,村子里十六个孩子全部由客人资助,每年4000元,这些孩子学习成绩如何,村里最近发生了什么新变化,都会时不时地跟客人汇报一声,另外还有三个姐妹村来村资助,都是些在发展初期为中郝峪提供了帮助的村子。现在,每年中郝峪收获好的土特产、新推出的旅游商品也都会专门给这些姐妹村送去“尝鲜”,赵胜建也把这些称作“情感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