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到周边乡村走走,尝尝农家风味小吃,成了不少市民的度假首选。
记者发现,“五一”小长假期间,只要和“农家”沾边的旅游景区,都人气爆棚,颇具特色的当地“乡土菜”备受市民追捧。
“土菜”成新宠
“五一当天,来木勺村度假的游客超过了一万人,私家车从村子里一路排到村口。”金敬夫是三门县金沙滩渔家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为了备战“五一”,他特意吩咐厨房多备了三四倍的食材。
“最受欢迎的还是土蔬菜、土肉和三门当地的小海鲜。”金敬夫说,前几天,从早上10点开始到晚上10点,厨房的炉灶几乎没断过火。
徐跃文是临海张家渡山门农家乐园的老板,各色的农家小菜是店里的招牌。“前天,单单是店里的土鸡就卖出了近百只。”他告诉记者,小长假期间,客人实在太多,屋里坐不下,他们只好在外面摆张桌子,让客人露天用餐。
“假期前两天,每天来店里用餐的客人有四五百人,比起往常,人数翻了几倍。”徐跃文说,所幸菜肴中所用的竹笋、野菜、土鸡等大都来自大山,可以就地取材,不至于供应不上。
农家乐让村民钱包“鼓”起来
说起当初办农家乐的原因,金敬夫打开了话匣子,“几年前,到村子里来玩的游客都找不到吃饭的地方”。于是,金敬夫动了开餐馆的念头,他想做些当季的小海鲜生意。起初,餐馆的生意并不怎么红火,一年下来,他赚的钱还不到8000元。
不多久,木勺沙滩的名气越来越大,金敬夫的生意也越做越旺。“第二年,我们赚了2万多元,第三年赚了近4万元。”他估摸着算了算,去年,他餐馆的盈利将近14万元。
见到了商机,村民们纷纷效仿,有的开起了滨海品鲜楼,有的做起了海岛观光游的生意,木勺村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有了一定的规模。
和金敬夫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天台的汪传楼。12年前,汪传楼在石梁风景区开了一家农家宾馆。“往年四五月份是旅游淡季,游客少。”他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就有很多人打来电话预订床位,客人实在安排不下,他只好推掉了。
这些年,汪传楼最大的感触就是农家乐的人气越来越旺了。“每到夏天,很多上海、江苏的游客都会慕名到我们的农家乐来。”他说。
农家乐特色村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台州各地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市农办副调研员、经济发展处处长张光根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数据显示,目前台州的农家乐特色村(点)共有252个。在这之中,省级以上农家乐特色村(点)有40余个,市级以上农家乐特色村(点)132个。
张光根告诉记者,这些年,台州农家乐强劲的发展势头,有政府的一份功劳。
“去年开始,我们启动了农家乐特色村培育三年计划,打算重点发展18个独具特色的农家乐村庄。”张光根说,经过层层筛选,21个农家乐特色村脱颖而出,其中还不乏一些新秀。
支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台州做的工作可不止这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农家乐特色村(点)还能得到政府的专项奖励资金。记者了解到,每个市级农家乐特色村可以领到30万元的奖补资金,每个市级农家乐特色点可以领到5万元奖补资金。